最新消息: 登上央视!(高职组)康复治疗技术国赛在湖北职院举行    2023-07-31      缅怀革命先辈,弘扬英烈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勇担青年使命——卫生技术学院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   2024-04-02      访企拓岗促就业 校院联动谋发展——卫生技术学院赴应城市卫健局开展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专项行动    2024-04-01      【雷锋活动月】卫生技术学院开展“学雷锋精神读书分享会”活动    2024-03-29      这些志愿者“捶捶打打”很专业,哄得老人真舒坦!    2024-03-21
站内搜索:

高敏感人群如何自救?

2021-07-08

“你要是成绩不好,我就打死你!”

知乎一名网友,由于从小被爸爸暴力威胁,长成了极端敏感的性格,会因为别人一个眼神如临大敌。

“我是不是说错话了”、“我是不是让话题冷场了”、“我是不是让人不愉快了”……

最典型的一件事是:和别人产生冲突后,明明不是他的错,他却会因为惹对方生气了,主动理解对方并且向他道歉。

不久前,一个读者问了我一个类似的问题:

“我在人群中总是很疲惫,独处却觉得很轻松,家里人不能理解,觉得长时间一个人呆着肯定很无聊,怎么可能惬意呢?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出了问题。

我不排斥交朋友,但我很敏感,别人一个眼神不对劲,我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事了;别人找我哭诉,我会哭得比他还厉害;别人要求我做一些不愿意的事,我总是因为“拒绝”的想法感到很愧疚。

我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,可我不知道怎么让家人理解,也不知道怎么判断,更不知道怎么改……”

我特别感同身受,因为我也有相似的苦恼:

跟人打交道,实在是太累了。

开始一段新的关系之前,我已经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一遍:她会喜欢怎样的人?她可能会怎么评价我?她需要我表现出怎样的姿态?我该怎么做她才会比较开心?

即使这个人是餐厅里的点菜员,公交车上的司机,办公楼里的保洁阿姨,与我只是点头之交,我也很在乎自己提供了怎样的情绪价值——

用句俗话说,就是“内心戏太多”。

我曾想过:世上是否有这样一类人,天生戏就多,容易被卷入别人的生活里,愁别人的忧愁,乐他人的快乐,还会花很多时间去担心关系里可能的风险。

比如:

配偶没有对我说晚安,他是不是不爱我了?

上司没有评价我这次的业绩,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?

我开车来公司,同事说女司机普遍开车水平差,她是不是在暗暗骂我?

可以说,别人打个喷嚏,都会联想到自己沐浴露味道不好闻。

这听起来很魔幻,但生活中,有着同样困扰的人并不在少数,他们最常听到的话是:

“别想太多!”

“别钻牛角尖!”

“别那么敏感!”

“简单点不行吗?”

“你这样不累吗?”

累啊!可就是停不下来。

某些人眼里,这是小题大做的“矫情”,但在我看来,这却是高敏感人群内心无法言说的痛。

豆瓣高分日剧《凪的新生活》完结了,由于太有共鸣,我把原著漫画也翻出来看,好几次看得眼泪汪汪。

凪跟我太像了,总是小心翼翼看人脸色,为伤害他人感到愧疚,拼尽全力避免出现任何失误。

明明带了饭盒准备中午吃,同事约饭,还是为了照顾同事情绪陪她去餐厅;

明明对合照里的自己不满意,不敢要求重拍,害怕同事认为自己不会看气氛;

明明有一头漂亮的自然卷头发,却害怕男朋友嫌弃,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偷偷拉直;

明明很讨厌妈妈强迫她吃玉米,却担心妈妈不高兴,硬着头皮把玉米吃掉。

低自尊、没自信、老好人、假笑女、没存在感……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凪。

为了远离烦心事,凪辞掉工作,搬家乡下,到新的环境里离群索居。

通过和新邻居聊天,她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不是“察言观色”,而是不被理解。

她到酒吧打工,遭遇说话难听的客人,内心做出无数种假设:

他是不是针对我?

他是不是人品有问题?

他嘴这么毒不怕打扰别人吗?

他跟我的前男友好像啊……

最后发现,客人只是心情不好而已,没有针对任何人,其他客人也不介意,他内心其实很善良,凪遇到困难他还主动帮了忙。

为什么凪会做那么多假设呢?前男友一语道破:

“你对酒吧里的人不感兴趣,你嘴上说“我懂你”,其实并不懂,你不关心他的经历,只凭想象就以为自己懂,别人也感觉得到你不走心,所以你想得再多,也不会让别人喜欢上你。”

凪并不适合应酬和接待,她无法适应肤浅的谈话和社交,但这一切不只是因为她的不自信,也是因为她选错了生活环境。

当她到乡下定居,身边都是离群索居的“高敏感人群”,她重新散发出吸引力和自信,因为身边的人都懂她在想什么,他们理解她关注别人的方式。

曾经的“烂好人”,现在成了体贴;曾经的“没主见”,现在成了大度。

虽然邻居都是个性迥异的“怪人”,但凪也因此不需要和他们逢场作戏、虚假社交,通过这些“怪人”,她重新找回了自己。

有的人热衷于聚会社交,有的人更喜欢深度聊天,两种沟通方式没有优劣之分,不同的敏感度也是如此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,当你觉得自己“过分敏感”,有时不见得是心里出了问题,而是你没有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式,让内心回到原本的轨道上去。

心理咨询师伊尔斯·桑德在《高敏感是种天赋》中,肯定了高敏感作为“与生俱来”的特质,有着不可改变、只能微调的特性。

“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。如果真是这样,那世界上25%的人都是病态的了。”

最先认识到高敏感是一种常态的人,是心理学家荣格。

后来,美国心理医生伊莱恩·艾伦首次引入了“高度敏感型人格”这个概念。

她发现,30%高敏感人群来自外向者,他们活跃于社交,热衷挑战和改变,不会出现不舒服、紧张焦虑、没有安全感等情绪问题。

70%的内向者,容易因高敏感自卑、抑制,并且容易生病,但如果他们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,也会感到快乐自由、充满活力。

桑德本人就是一个经常演讲的学者,她乐于表现自己,但演讲间隙总会腾出时间休息,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,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倒影,不停洗手,直到有人敲门才会离开。她用这种方式获得足够的能量。

依据获得能量方式的不同,桑德将人群分为两类:高敏感型,高复原型。

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和钝感。

高复原型人群钝感力更强,更加外向,面对变化和挑战愿意主动适应,勇于行动起来;

高敏感型人群则厌恶人际冲突,厌恶紧张、多变的环境。这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,他们对危险保持高度警惕,一嗅到危险就会躲起来自保。

两种类型的人都是历史的胜利者,随着时间推移,人类进化出了光洁的皮肤,发达的大脑,也让“敏感”作为一种特质保留了下来。

有人认为,敏感的程度和早年创伤有紧密联系,但更多学者觉得,即使童年在一个充满爱和照顾的环境中长大,高敏感者也会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。

因为高敏感型群体是“自带雷达的人”,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,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,并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。

他们想象力丰富、内心世界活跃,可也容易因为“吸收过度”大脑不堪重负。

如果童年比较不幸,他们会比同龄人更能感知他人的负面情感,处在一个紧张陌生的环境里,也更容易感到崩溃不安。

无论童年是否幸福,“高度共情”都是高敏感者的共同特质,他们太善于倾听,以致时常很难从他人的痛苦中抽离。

所以比起照顾别人,高敏感型更要学着照顾自己。

日常生活中,“敏感”常常被用做贬义词。

比如,妻子缺乏安全感,丈夫一句“你太敏感了”就打发过去,仿佛一切都是敏感的错,而不是双方理解世界的方式不一致。

高敏感者最需要的,是停止照顾别人的感受,转而照顾自己。

和爱人沟通不愉快,或者无法从情绪里抽离出来,不妨麻木一点,粗糙一点,告诉自己“让ta不愉快又怎样?我心情也很不愉快啊。”

《高敏感是种天赋》里举了一个例子:

57岁的汉娜从小就是妈妈眼里的乖孩子,每当她察觉到妈妈不开心,就会努力避免惹麻烦,她不断思考怎样才能让她开心起来。

最终,她想出一个万全的解决办法: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,希望他们对妈妈赞扬:你真能干,养出这么好的一个女儿。

但这个方法将妈妈的不幸包揽到了女儿身上,汉娜依然会感到很疲倦,因为她在做一件并不适合自己、也不太舒服的事情。

桑德认为:“其实,没有人能为所有事情负责,有时学着后退一步,让他人负责,使之从错误中汲取教训,或许会更好。”

女儿察觉到妈妈的情绪,或许可以做些事情哄她开心,但不需要为妈妈的情绪负责,想尽办法解决她的情绪,这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。

高敏感者的成长过程中,“停止内耗”是必学的一课。

他们或许并不需要“停止想太多”,反而需要去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环境,让思考变成一件更愉快的事情。

更深度的交谈、更有趣的沟通、更惬意的相处、更自由的休息空间,是高敏感者的精神食粮。

只要把照顾别人的功夫,更多用来照顾自己,高敏感者在人际关系中其实很有天赋。

如何停止内耗呢?

桑德建议“写一封爱自己的信”。

比如:我知道你一直以来都非常认真,尽可能的让身边的人都开心,我相信你已经努力了。

而不是苛责自己:你必须善解人意、察言观色、热情友好,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关心,不然你就会被人拒绝、排挤。

另外,要学会“断舍离”。

与人沟通的时候,不妨找时机坦白自己的“敏感体质”,比如:跟你聊天很愉快,但我需要休息一下,这样我就能恢复更多的精力继续聊天。

或许这种坦白,会让你被一部分人拒绝,但并非所有人都会离开你,相反,真正的朋友反而会因为这份真诚,更加喜欢你们。

上一条:接纳真实的自我 下一条:你最适合做什么工...

关闭